YEF第二章 ——— 如何尋找隊友

九人六月,共事一切。

林聖晏
Sep 21, 2020

尋找隊友在YEF中著實是件十分重要的環節,畢竟YEF是項半年期的長期抗戰,適合的隊友不一定會帶你上天堂,不過至少不會讓你這半年在爭吵中度過。

此篇文章會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下手,希望能夠讓你在找隊友的時候不會那麼無所適從。在文末也分享我那時尋找隊友的經歷,純屬娛樂,僅供參考。

1.時程

一月初

在收到錄取信後,主辦方開設一個臉書社團並將所有成員納入其中,並要求所有成員將發佈自我介紹的貼文,此時此刻便是抓住大眾目光的最佳時機。試著包裝自己的經歷,並依照類型條列式的將自己的亮點一一列出,讓其他人能夠一眼就被你的經歷吸引,對你爾欲延攬他人抑或是被延攬,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二月初

不知道是我們這屆的學員特別的積極與樂於超前部署,還是其實每一屆的學員都特別認真,在大家發完自我介紹到第一次由時代學院舉辦的實體活動之間,不少學員已經開始透過私訊的方式來聯繫其他學員。如同鴨子滑水般,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私底下卻暗潮洶湧。

二月中

在二月中終於迎來"未來創業人"的首個由YEF官方舉辦的實體活動,a.k.a.實體找隊友大會。一整天的活動包含了與其他學員互動的小遊戲以及類似開場白的演講,其實說白了就是給你拿著自己的創業題目到處去搭訕別人的好時機。還記得之前發再社團的自我介紹吧,這就是用上的時機。抓緊你的口袋名單,嘗試著從他的自我介紹中找到你們的共通點以及共同目標,剩下的就是用力的聊起來,認識各種不同背景的人,誰也說不準誰會是再來陪你半年的伙伴。

我們那屆是在首場見面會結束後就得到主辦說要找隊友的要求,也標明了在期限內沒有找齊其他8位夥伴就立即失去資格,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結果最後還真的有9位失去資格,不過那又是另個故事了)。或以逸待勞,又或在死線前飢不擇食,無論是好是壞,於是乎一個要共事半年的新創團隊就這麼誕生了。

2.心態

好的隊友的重要性在半年期的活動中不言而喻,然而該如何找到”適合”的隊友可又是另一門學問。初次見面,大部分的人跟彼此根本沒講過話,又被主辦單位要求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做選擇,可說是摸不著頭緒又難上加難。很多人會先用學歷篩隊友,的確,用學歷來評斷一個人的能力如何是非常簡單卻又過於粗暴, 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這往往是大眾唾棄卻又選擇的方法。提一個血淋淋的案例,我們在組隊的時候有個四大學生找我們當隊友,她的履歷看起來經驗豐富,聊起來也沒有什麼問題,大家也都很歡迎他的加入;誰知道大概在三月的時候,大家開始發現他完全沒在做事,經其他人了解後,才知道因為他對於我們所選擇的題目不感興趣,因此也就沒有要繼續投入的意思。這對我們團隊是個極大的傷害,無論是打擊團隊士氣,又或是少了個人能夠做事。她的不作為讓大家都非常的生氣,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希望以後不要有人再因此受害,因此拿這血淋淋的親身案例讓大家知道,學歷絕對不是唯一個評價標準,反覆的思索以及試探才能夠讓你有更大的機會找到適合的隊友。

3,合作

不是所有人都能跟所有其他人共事,相信大家上過幾次需要分組的通識課後就會有這種想法 ; 而在YEF中,這句話更是反覆被印證。誠如上段所提及,無論是幾乎毫無作為的隊友,抑或是組內偶有對立與糾紛,你會發現有些人就是天生八字不合,不適合共事。然而報名表也交了,組別也定了,無論如何就是要繼續共事下去,或許是無可厚非,但每天陷入在爭執中對於任何事情都無濟於事,因此若大家還是希望能夠將整個專案進行下去,總是有人需要作為中間的潤滑劑。無論是在群組中穩定整體氣氛,避免整個討論落入口舌之爭,又或是作為兩邊爭吵方的橋樑,潤滑劑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日前碰巧聽聞有組別吵架的消息,整個團隊已經分裂成兩邊而不停陷入爭執。更糟的是,由於組員散落於台灣各處而無法實體見面,所有的爭執都發生在視訊會議上,近一步加深兩邊的分裂,所幸他們在最後重修舊好,不然由於內耗所造成組內效率的停滯對於創業團隊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4.重要性

在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次隊友的重要性。他們會在這半年陪著你完成,或搞砸一些事情,倘若你們願意,你們將會密切交流,分享著彼此的資源與見解,建立革命情感。只能再說一遍,隊友真的要好好選,好的隊友能夠增進你的視野,然後你們會一起去完成一些自己從來沒想過,也不會去做的事情,而爛的隊友會擺爛到你超氣,特別是在期中與期末和YEF ddl大幅重疊時。

希望看到這邊的你們不要瞬間對於隊友有奇怪的想像或是近乎潔癖的選擇而讓自己綁手綁腳,所有的事情總是有個有趣的開端,我想隊友的選擇就是YEF中第一個考驗吧,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滿腔的熱忱與選到雷隊友的心理準備。

--

--

林聖晏
林聖晏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