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F 第三章 — — — Garage Party

林聖晏
Jan 27, 2021

--

此起彼落, 口沫橫飛, 面紅耳赤, 聲嘶力竭

沒錯, 歡迎來到 Garage Party。

為了給即將參與接下來流程的各位留點想像空間,此類文章不會清楚地寫出所有細節,取而代之的而是些以往自身經歷以及缺憾與提醒,希望看過文章的你們不需要在接下來的旅程中走太多的彎路。

Garage Party, 也就是所謂的”創業聯誼會”,基本上就是YEF對於每個團隊的第一場驗收大會。三月初的Demo Day,五月初的Pitch Day以及七月中的Elevator Pitch可謂是YEF中的三大驗收日,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每個團隊的期中考,將目前的創業計畫以及進度向各業師以及評審報告。由於大部分的團隊都會在Garage Party被各業師點出題目的種種缺失與漏洞,被業師們輪流炮得體無完膚,懷疑人生, 因此是個非常適合修正題目以及更換題目的時機。

這次的Demo以展覽為主,各團隊各分得場地中的部分區域,而團隊的工作就是盡己之力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提案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業師呈現,而業師們也會流連在不同的區域,聽取團隊對於提案的介紹並給予回饋意見。呈現的方式並不侷限,而這也是YEF有趣的地方之一---給你方向而非限制,因此如何利用有特色且不失主軸的方式令業師在了解你們的提案內容的同時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考驗團隊創意的時候了。

我們團隊當時偶然在網路上挖到以往活動的照片,或多或少借用了以往學長姐們的創意;然而根據當天的情形來看,今年各組的表現方式比以往更具特色。由於我們團隊三生有幸擁有一位在廣告業實習的學姊,而她不知道用了何種神奇的技能,利用網路上的素材剪出一支廣告宣傳我們的提案,在當天吸引了不少業師的目光,而那影片的詢問度甚至大幅超越我們的提案。

正如同先前所提及,由於此次的提案展覽是團隊第一次將自己的提案供大家公開檢視,組員缺乏經驗,再加上此次的提案的準備時間稍嫌匱乏,因此提案中的許多的細節與架構都不甚完整,在和業師簡報時真的十分容易被處處抓到漏洞,也會在當場有種"對ㄝ我怎麼沒想到的"的想法不斷冒出。依稀記得當時我蹲在地板上綁鞋帶,而身後兩位業師正在討論我們的提案,其中一位用了非常直接的語句道破我們自己都忽略掉的架構缺陷,使我當時真的沒有勇氣站起來面對他們的質疑,但後來回想起來卻十分後悔沒有透過那次機會好好地面對業師,設法為自己提出的題目辯護。

雖然是個容易氣餒的場合,但也很可能是許多人第一次接受到對於商業模式的質疑,因此在懷疑人生的同時十分建議勇於面對業師們的每個質疑,並仔細思考究竟跟如何修補被提及的問題與漏洞,此舉不但能練習面對質疑的勇氣,同時也是培養反覆思考商業模式可行性的大好機會。很多組別會被質疑到想要換題目,同時又會擔憂換題目的舉動會不會造成團隊進度落後,但就個人觀察,換題目的在六個月的期間內非常容易且頻繁的發生。我們當時經過一連串的討論,包含參照業師所給出之建議修改方向以及重新審視我們的競品,認為原本的題目有結構上的問題而想要換題目。當時原以為我們團隊會因此進度落後,但經過打聽以後才發現原來各組或多或少都有面對到類似的問題,而後來也證實基本上半數以上的組別都會希望參照業師的提點與建議而重新建構出一個更好的商業架構,因此若組別在經過Garage Party的洗禮後想要更換題目而陷入上述的擔憂中,看完這篇文章以後應該會較為安心。

個人認為Garage Party 可算是讓參與者首次見識到YEF的威力的活動,毫無框架且十分寫實,而扎實的業師評價會毫不留情地捅破各種創新提案的漏洞。相信大家都能在其中學習到面對質疑的勇氣,以及如何在打聽別組消息時獲得樂趣。

--

--

林聖晏
林聖晏

No responses yet